美帝又掀起反歧视的巨浪,这回,从“黑命贵”转到“黄命贵”。
起因是后疫情时代,美国社会弥漫起仇华的氛围,民间普遍对中国不太友好,多地发生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
美国损失惨重,可以说是难以愈合的伤痛,毕竟因疫情逝去50多万生命,超过了一战、二战、越战的死亡人数。如果你周边的亲朋好友因病丧生,家庭遭受无妄之灾,很难不对华裔族群产生负面情绪,虽然这不科学,但符合人性。
这当然政治不正确,现在美国是白左执政,拜登-哈里斯的招牌就是肤色政治,反对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日前,《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愈演愈烈的反亚裔暴力》的文章。文章指出2020年美国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激增149%。过去一年里,亚裔除遭受推、打、踢、吐唾沫、人身辱骂等侮辱性行为外,房屋和店铺也多有遭破坏。
中国的发言人小赵在记者会上特别提到老牌杂志《纽约客》的封面图,如此场景,令人心酸:一名亚裔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在地铁站候车,急切期盼地铁到站,眼神谨慎地望向别处,站在一旁的女儿则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警惕着另一边的动向。母女俩如临大敌。
种族歧视和滥用暴力,是美国社会的老问题,二百年来一直伴随共生,这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型移民大国必须付出的成本。你吸收全球移民,补充元气,多元化,有活力,是收益;你必须忍受多元族群之间的尖锐冲突,乃至矛盾激化的间歇性破坏,这是代价。
不平则鸣,发声维权是言论自由。这是华人的声音,我很弱,别打我。
这是同为亚裔的韩国人的“声音”,你要干,我就干,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张图片是1992年洛杉矶暴动,也称为罗德尼金暴动,发生在洛杉矶的一系列抢劫、纵火和内乱事件。四名白人警察对一名叫罗德尼金的黑人青年过度执法,结果在法院被陪审团宣告无罪,引发全城黑人暴动,打砸抢。面对种族暴力对韩国社区的冲击,韩国侨民的英勇刚猛。加州是多元化的移民大州,亚裔人口最密集,洛杉矶黑人抢劫华人店铺,华人忍气吞声,拱手供奉,予取予求,对施暴的黑人连屁都不敢放;韩国侨民的反应非常美国化,每家买一杆枪,迅速武装起来,自发组织民兵纠察队,保卫家园,捍卫权益,暴徒胆敢来犯,一枪一个,正当防卫。
从此,美国没人敢歧视韩国人。
公民维权是自由,行使合法权利,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公义而斗争。不满足才能进步,截至目前人类文明的每一步改进,不是青天大老爷的恩赐,都是人民群众维权斗争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起来的,包括美国,也包括中国。
但美国社会是否存在系统化制度化的种族歧视呢?美国歧视论,到底有没有?
歧视,要区分事实上的歧视和制度性的歧视。
事实上存在的歧视,本身是人类社会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背后是人性的惰性,心理有种奇特的简化机制,贴标签,以偏概全。这种心理机制,是不可能消除的,是人性本能。
例如,美国社会一说华人就是能考试,犹太人就是会理财,黑人就是擅长体育和音乐;中国社会亦同,一说上海人就是精明,东北人就是粗犷,山东人就是义气,河北人就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贴标签,就是心理上的简化机制。
群体贴标签就是歧视的基础,古今中外普遍存在,印度有种姓制,欧洲歧视犹太人,美国有种族歧视。中国是单一民族为主体的国家,种族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熔化了,因此中华没有种族歧视,但有地域歧视,同在江苏苏南人歧视苏北人,上海人歧视一切非上海人,全国人歧视河南人……人类的偏见有时候很奇葩很顽固。
歧视,就是区别对待,符合人情短长。中国古往今来就是人情社会,儒家主张爱有等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情人伦,重在区分,按远近亲疏给予差别对待。怎么可能一视同仁,爱无等差?这就是社会普遍存在并认可的“歧视”。
歧视,某些可能有科学依据,是“实事求是”,反歧视反而是无视真相的“政治正确”。英国阿尔斯特大学退休教授理查德·林恩,通过多年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研究,列出一个“世界各种族智商排行榜”:
“东亚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105;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这项研究成果恐怕会被指责为种族主义,极端的政治不正确。但事实就是事实,人是有差异的,个体有差异,群体也有差异。
不能为了反歧视,拒不承认客观存在的差别。
很多仁人志士、智者达人,也难免偏见,如果回头看,恐怕都是“种族主义分子”。其实中国人最歧视黑人。康有为说,黑人是“铁面银牙,目光睒睒,上额向后,下颏向前,至蠢极愚之人”,如“地狱之鬼,几无妙药可以改良矣”。在他眼里,黑人不但低于白种人、黄种人,简直不配为人,是鬼畜,智力和道德连牲口都不如。他建议黑人通过杂交,数百年后逐步变白,漏网的黑、棕人种,用化学阉割灭绝其种。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大教育家,顶尖的私立庆应大学创始人,福泽谕吉,人头像至今印在日元上,论地位算是除天皇之外的日本民间第一人。
可福泽谕吉对邻邦民族充满无底线的歧视,在他眼里,中朝简直是未开化的落后蛮国,太监、缠足、蓄妾、溺婴、伪善、不卫生、不文明、不科学,种种陋习,忍无可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坚决不齿与之同列,所以要“脱亚入欧”,在其名著《脱亚论》中写道:
“我日本国土地处亚洲之东陲……然不幸之有邻国,一曰支那,二曰朝鲜……此两国者,不知改进之道,其恋古风旧俗,千百年无异。在此文明日进之活舞台上,论教育则云儒教主义,论教旨则曰仁义礼智,由一至于十,仅以虚饰为其事。”
日本人表面上文明礼貌,骨子里对近邻中韩充满歧视,旅日华人应当深有感触,平常客客气气,但就是很难融入日本人的圈子,孤独寂寞冷,又能如何?强制人家对你与本地人没区别吗?
所以现在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很多公知批评中国人无脑反对相当于又上演“抢盐”一幕,没错,从科学上讲,处理后的核废水只是含氚,对人体基本无害,海鲜也可放心吃,但中国人难道就不能歧视一下日本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你在我家门口吐痰,是没危害,难道我还不能骂骂啦?科学与情绪,是两码事,中国人有借机“歧视”日本人的自由,正如日本人歧视中韩人民一样。
别说老百姓,康有为、福泽谕吉,都是人中龙凤的精英,尚不免于歧视与偏见,流露于言表形色,现在看都属于反人类言论。
事实上的心理歧视,有客观依据,有人性基础,永远不可能消除。反这种歧视,只能是走火入魔,用“政治正确”的桎梏让人们战战兢兢,动辄其咎,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以往,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被变相剥夺,人们敢想不敢说,敢怒不敢言,全民普遍虚伪化,人人都成“两面人”。
美国白左鼓吹的反歧视,就是变态的政治正确,在肤色政治的不归路上一路狂奔。
事实存在的心理歧视,应当尊重个人偏好,既然不需要反对,也不可能消除,那么依照市场经济自由选择的逻辑,让歧视者自己承担自己偏见的成本即可。
如果你区分远近亲疏,别人对你也区分远近亲疏,人际交往是互惠的,这很公正。
如果你歧视日本人,不与日本人交朋友,那是你的自由选择,你承担社交圈狭窄的后果;如果开店声明“本店不招待日本人”,那就是自愿放弃市场呗,甚至冒着被日本客户抵制的风险,别的店铺不歧视,自然就替你赚了这笔钱。
如果因为歧视而针对特定人施加暴力,无论语言暴力还是肢体暴力,那么就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法律制裁的是暴力行为,而不是歧视心理。
华人歧视黑人,其实,黑人也歧视华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互相看不顺眼,是正常现象。尊重彼此鄙视对方的权利,则相安无事,但“黑命贵”去攻击“黄命贵”,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的命都不比谁的命更贵。
歧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国人最熟悉,见怪不怪:城市人歧视农村人,富人歧视穷人,健康人歧视残疾人,等等。个人修养无法强求划一,关键是社会有无系统性制度性的歧视。
我们应当反对的歧视,只能是制度化的歧视。也就是,社会制度人为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人格不平等,权利不平等,待遇不平等。
歧视性的制度安排,原因无非有三:一是征服民族歧视被征服民族,例如蒙元等级制,印度种姓制;二是强势群体歧视弱势群体,例如中国历史上的三纲五常、美国历史上的种族隔离;三是本地人口歧视外地人口,例如户籍制度。
前现代的等级制、种姓制、夫权制、种族隔离制,早已化为云烟;现代的户籍制度,也基本改革完功,城乡平权,正在路上。
美国有没有制度性歧视?说实话,有,但跟大家想的不一样。
美国的制度性歧视,并不歧视少数族裔、弱势群体,黑人能当总统就是铁证!白左睁眼撒谎,天天喊美国制度上歧视黑人,煽动族群对立,制造骚乱夺权,大搞肤色政治。
美国的制度性歧视,恰恰是逆向歧视,对强势族群的歧视。最典型的是美国1960年代以来实施的肯定性行动计划(Affirmative Action),专门为美国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群体,提供了大量工作和教育的优先机会,对他们进行历史补偿,人为地制造特权。美国大学在招生时,白人华人明明条件更好,分数更高,资质更佳,但很容易被拒之门外,而差劲的黑人学生却能堂而皇之步入名校大门,这是政治正确。
“巴基案”就是代表:巴基是一名佛罗里达州的白人男性,从小勤奋好学,1959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四年成绩GPA达到了3.51,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深造,拿到了机械工程的硕士学位,工作之余攻读医学院的预科课程,参加医学院的入学考试成绩非常优异。1972年底,志在必得的巴基向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提出了入学申请,非常意外,巴基被拒绝了。后在该校的招生办公室打听到:医学院录取的100个名额中有16个名额是专门留给少数族裔学生的,而16人中绝大多数的成绩都远远不如自己。他气愤难平,起诉到法院,控告大学搞逆向种族歧视。
联邦最高法院也不敢触动政治正确,1978年6月28日,法官作了审慎而折衷的宣判,判决录取定额制违反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巴基应当被录取;但同时认为加州大学有权实行某些促进校园学术环境多元化的政策,可以把族裔作为一个附加因素考虑在招生中,但肤色不能是唯一因素。
美国大学招生的逆向歧视,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制度安排,教育不公,罄竹难书,对白人学生只是毛毛雨,真正毒打的对象正是聪明刻苦的华裔学生。
这才是华人真正应该反对的歧视!
附:请听老戏骨摩根.弗里曼谈种族歧视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