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的无能为力
早前后台有位粉丝朋友,这几年在投资领域战绩颇丰,也有一笔不错的收益。外加家里人扶持,于去年年底在老家买了套房。
本以为人生的下半场有了着落,但好景不长,家里母亲却因突发心梗急需开刀。
医保走完后还有一个40万的资金窟窿要补…所以到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忍痛把房子卖了。
“一人生病,全家返贫”,这就是现有医保的无能为力。
因为一场大病,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医保根本难以招架。
国家在建立医保体系的时候,其实早已明确了初衷——“保”,但不“包”。简单说就是能保一部分,但是不可能把什么都包住。
因此便有明确的封顶限制,对于超过的部分,要自掏腰包。

而更关键的地方在于,现行我国国产药共有155649种,进口药3791种。而最新的医保目录中能报销的药却只有2709种,占比仅1.7%。

说白了,很多药物因不在报销范围内,当大病来袭时,只能靠自己。像绝大部分癌症等大病的进口药、特效药都是完完全全的“自费药”。
而这些自费药有多贵?很多人可能没什么概念,我举个例子。
早前我刚刷完一部叫《人间世》的医疗纪录片,里面有位姓闫的乳腺癌患者,她要买一种抗癌特效药——帕博西尼,一盒三万,她买了三盒,花了九万块。
如上图,就是这样小小的一盒药,三盒净重不到8g,价格却高达9万块,差不多就是她当老师一年的薪水。
即便富贵家庭,也经不起这么吃。
而过去几年,城乡居民医保体系之所以能稳健发展,靠的是每年30-50%高速增长的财政补贴。
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交钱的人变少了,能统筹分配的钱自然也就少了。从18年的数据看,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收入和支出增速是倒挂的。

按照这个趋势,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会在8年和3年后支出大于收入。而在19年的时候,全国财政收入只增长了3.8%,未来如果医疗费用继续这么高速增长,财政收入根本没法跟上。
倘若家家都有一场大病,那么医保这个资金池将会迅速干涸,届时也不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大病,医保无法报销、也难以招架的根本原因。
如今很多人为家庭、为生活的打拼其实都是在欠下隐形的健康债,而步入中年之后,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么耐扛,健康就是唯一诉求。
但究竟我们一生中有多大概率会得这样一场大病?医学研究给出了答复:“72%”。
细想我们曾划过的一条条众筹链接,都是每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最赤裸裸的现实。
因此,我们常说要注意健康生活,但与此同时,必要的防范措施也同样不可或缺。
因为一旦不幸中招,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大山便会掏空甚至压垮一个家庭,牺牲的往往就是三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早前曾认真建议大家,如果余力尚可,家庭最好要提前配置好一部分保险。实话说,在今后这将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

商业保险的作用,补充医保的不足只是其一,但本质上设想,尤其作为家庭顶梁柱,一旦这些几率砸在自己身上:
“届时孩子该如何完成学业,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又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国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手停口停”,不工作就没有收入,一家人就没有饭吃。
就像《人间世》闫女士的后续:最终她还是走了,但家里的车房贷甚至包括看病的债务,全都落在了丈夫一人肩上,一家人生活难以为继…
以我为例,一早我给自己配置了医疗险和重疾险。这是我认为当前家庭应对风险的破局之策。
前者可以报销看病住院的医药费,一年可以最高可以报销两三百万,有了它,再贵的进口药、特效药也吃得起。而这只需一年几百块的支出,就可以避免今后要在钱和命之间作抉择。
后者满足理赔的条件下则可以直接赔钱,买多少保额就赔多少,直接弥补了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已足够用来缓解家庭经济危机。
况且,保险配置宜早不宜迟,尽早规划有两个核心原因:
二是拖得越久,如果体内有些小毛病便会因为达不到健康要求而无法投保,那时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局面。
因此,如果家庭还缺乏兜底保障的,再次认真建议大家:一定要尽早做好兜底保障将风险转嫁出去,今后能用半个月工资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一套房了!
毕竟生活不是剧本,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唯一能做的便是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教训,未雨绸缪。
但保险的发展在我国尚处早期阶段,行业的不成熟难免滋生稂莠,比如保险的坑,这是当下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
·身体出问题后才买保险:体检后发现身体开始出现预警,因为焦虑健康问题就匆忙买保险,以为能有保障,但最后理赔才发现原来健康不符合要求,保险公司不赔钱,只能吃了哑巴亏。
·亲朋好友推荐买了保险:身边有朋友或者亲戚做保险,看在人情的份上买了。殊不知熟人也不熟悉具体的保险形态和底层逻辑。到最后发现买的保险不符合自己的需求,钱花了,真有事却帮不上忙。
·先给孩子买了保险:生怕宝宝有点什么事情,给宝宝买了一大堆保险,大人却在“裸奔”。但其实小朋友最大的保障是大人,大人不能病不能倒,所以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孩子“。
·买完保险就不管不顾了:很多人买完之后就扔一边了,没几个人会再细看保单上的条款。自己究竟买了什么能保什么,一脸迷茫。到真正发现那份保险是个大鸡肋时,已经过了好几年…
总归一句话,保险的坑=缺乏相关了解+不良销售的误导。
保险毕竟是门专业学问,术业有专攻,普通人不建议自行冒然配置。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真正靠谱、能够切实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
这是一个优质保险老师对接平台,不卖保险也不提供咨询。他们只做一件事——帮我们筛选对接全网各大保险经纪公司的优质保险老师。
全程一共不到1%的通过率,从上千名候选的各大持牌保险公司经纪人中严选30名左右组成专家团队。并且大多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名校,具备金融、保险、医学等专业背景,服务过很多企业高管。
体验过一次他们家服务,整个流程重新定义了我对保险配置的认知,如果你:
还未配置保险:老师将通过一套专业的数据评估系统,严格按照:家庭财务状况分析——梳理各成员的核心风险缺口——针对缺口量身配置的流程定制专属我们的保障方案;
正在买保险的:提供专业建议协助投保,货比三家帮你买对产品坚决不掉理赔坑;
已经买了保险:诊断现有保障是否仍存缺口,比如保额是否充足,保期是否合理等,提供进一步的风险管理建议,还可以对你的保单进行管理。

但最重要的,平台还可以为我们提供细致的一站式理赔服务:如后续发生理赔,小保书将全程提供理赔支持,从申报到获赔,我们所要做的,仅是联系平台报备即可。

只有这种细致贴切的服务,才能让我们真正意义上买对保险的同时又不掉理赔的坑里,而且服务过程中我们还能实时对老师进行反馈评价:

之前给大家争取的免费服务名额几乎秒光,令人欣慰的是,陆续收到了一部分朋友的好评反馈,这就说明问题已经得到了切实解决。
再加上后台时不时也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询问还有没有机会领取。所以,这期又一次50个限免(原价299元)的服务名额,如期奉上,大家要抓紧了!
成功报名的用户都能免费获取一份专业定制的家庭保障规划方案。建议结合方案先了解,再配置,就错不了了。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识别打开,可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正常领取
价值299元的家庭保障规划服务包含:

(长按识别或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前50名免费)
本文特约发布,产品由第三方提供
名额不多,无论先前是否买过保险,都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先用来学习了解。
希望大家在健康和财务审视之后,收获的不只一份保障,更重要的是养成一项防范风险的能力。
当然,如果身边有其他朋友需要,也欢迎分享一起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