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冰天雪地,难凉热血,火爆场面,太燃啦。
康辉说,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可以平视世界了。
中国人一怒,拜登据说吓得登机都连续三次跌跤,败登败登,成为笑柄。白宫官员表示,拜登没有受伤,他的健康没有问题,当天只是风太大。这风,恐怕是来自东方的大国之风!
很多观众吓坏了,不要怕,因为一开始就不抱有期待,会晤的唯一意义是双方重启接触,而不是达成共识,因为核心议题是根本谈不拢的,美方率先抛出的港、台、疆等人权议题,中方都列为纯内政,核心利益,免谈。
既然谈不成,索性先声夺人,无论是非曲直,先怒斥痛批对方一通再说,气势占住上风,打他个措手不及,是谈判策略。
老百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都不算啥,中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板门店谈判,中美双方早有过各式各样的交锋:
静默会谈:1951年8月10日,美方首席代表乔埃与朝中首席代表南日大将面对面坐着,大家一言不发,全场鸦雀无声,相持达2小时11分之久,在世界外交谈判史上是空前的。联络官柴成文悄悄离开了会场,将僵持状况向幕后总指挥李克农作了汇报。李克农眼皮都没有抬,就写了一张字条给柴成文,字条上只有三个字:“坐下去”。
最短会谈:1952年11月,美方首席代表哈利逊中将先问朝中对其提出的战俘“自愿遣返”方案有何想法。南日指出:新方案是换汤不换药,不予接受。美方马上宣布“无限期休会”,不等中朝方作出反应即起身朝外走,用时25秒钟就结束会谈。
老美玩谈判策略,也是炉火纯青。美国人写过一本吐槽政治的著作《硬球》,非常给力,里头说政治家(外交官)的信条,“说话是为了更好的沉默”。
在外交圈,话语往往是掩饰,是烟幕,话语背后的沉默,才体现真实意图。
不要以为双方来就是吵架,话语后面东西的是干货。记者离场后,两天的闭门会议,谈实质内容,但核心议题,主要是双方表明分歧,交换意见,互探底线;能谈的也就是技术性问题,例如恢复领馆、疫苗签证、航空互通,等等。
记者在场时双方的慷慨陈词,表明强硬立场,也都是给各自国内民众和舆论看的,特别是,今年是辛丑年。刷屏是必须的,每一名中国人都应当记住这一幕。
腐儒不要用繁文缛节苛责我们的谈判人士,认真研究一下履历就不难知晓,人家自学英语,毕业名校,在美做大使浸淫多年,与布什家族都混成老朋友,几乎是干了一辈子谈判工作,七十多岁的资深专业人士,外号“笼中虎”(篪),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把握什么分寸,火候拿捏比你我更烂熟于心。
兵法最重知己知彼,西方白左最吃这一套,经济上是自残经济学,政治上是自虐经济学,因为他们遇事最擅长的就是下跪,当“跪族”。
针对装腔作势的白左分子,当头棒喝,这叫量体裁衣,精准施策。用脑子想想,为啥对川普团队不能如法炮制?因为右翼不讲武德,老川最擅长的就是极限施压,彭皮袄做“人类公敌”时,连接触都不接触,直接把领馆撤了,打电话没人接。如果刻舟求剑,采同一模式,可想而知,在两分钟时满后美方会毫不留情动用程序规则,直接关话筒拔电线,然后宣布散会。所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阪、夏威夷之会,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以柔克刚,成功拖垮了川普政府。
如果上次是鸿门宴,这次就是板门店。
根本不是什么即兴发挥,更不是情绪化宣泄,而是东方睡狮之醒,是专政铁拳之怒,是审时度势、精密计算、悉心筹划、衡量内外效果的一次谈判桌上的“奇袭”。
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
大礼不辞小让,谈判桌不亚于战场,有时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出奇制胜,往往收得奇效。
苏联作为超级大国,1960年第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有代表抨击苏联搞殖民主义扩张,钳工出身的赫鲁晓夫,当场动雷霆之怒,敲鞋咆哮阻止议程,成功转移了大会注意力,堪称神来之笔。如果不是赫氏后来失势,这一形象几乎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经典象征。
霸气侧漏的赫鲁晓夫,在东方却遭遇重挫,一个超级大国的首脑在东方巨人面前,被训得像孙子,甚至在游泳池被东道主穿泳装接见。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光脚不怕穿鞋的。1957年,主席赴苏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时,在全世界左翼政党面前,更是有篇惊世骇俗的讲话:“大不了就是核战争,核战争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中国6亿人,死一半还剩3亿,我怕谁去。”这个话一讲完,全场鸦雀无声,当时不光是西方世界,连苏东阵营都被吓尿了,很多饱经风霜的老革命家一脸懵逼,说中国人怎么了,死3亿人不算什么,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拿着咖啡手直哆嗦,说中国6亿人,我们人口才2000万啊……
当时中国甚至有句破天荒的口号:大打早打核大战。
陈毅元帅当外长时,在记者招待会上公然宣称,“欢迎帝国主义早点来侵华”,语惊四座,舆论哗然。
大无畏,不是愣头青,这明显是在和美帝苏修玩孙子兵法呀,表明了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平视世界的雄心。中国人民不好战,但不怕战,立足于“大打早打核大战”,狠话一撂,美帝更不敢核讹诈了。倒是珍宝岛战后,苏修恼羞成怒,想动外科手术,核平中国,咱们华北平原遍地挖防空洞应对之,“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至今城市里的地下停车场还叫“人防工程”,人民防空,这是由来。
国际风云变幻,曾经是中国革命最大赞助者的苏修,转而用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他们的中国同志。你活该,中国人民不怕骂,骂不垮,倒是骂来了西方访客。
中苏交恶后,美帝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尼克松总统在书房俯首拜会主席一幕,震惊全世界。各国均承认中国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转年新中国恢复联合国五常席位,与列强平起平坐,平聊平视。尼克松闪电访华,是在两国没建交的前提下破冰打开了中美大门,美国史上亦无先例。尼克松是啥人?也是谈判高手,做副总统在韩战时数次叫嚣核平中国,但投核弹了吗?反而上门做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笔外交资产一直遗留到现在。1982年,挟马岛战争余威的撒切尔夫人,赴中国谈判回归问题,幻想“主权换治权”,被时任领导的邓公劈头一句话,主权问题不谈,怼得思绪大乱,后来离开大会堂下台阶时还摔了一跤。
昔日撒切尔夫人,今日拜登总统,双双跌跤,可谓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其实,中国人民在1949年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当然就能平视,我们甚至还数次俯视世界,戏弄强权,折辱大国,最后还能安然无恙,不亦快哉?!
现在反倒是俄罗斯,丧失了赫鲁晓夫敲鞋的霸气和豪迈,面对拜登指为“杀手”的羞辱,普京只能用幽默和礼仪进行柔性反击。文明的外衣掩饰下,是“弱国无外交”的无奈,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毕竟目前俄罗斯的GDP还赶不上一个广东省。
中国外交别无选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道不同,不相为谋,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借人权问题想搞事,刚签的投资协定墨迹未干,没完没了,三人成虎,整得好像我们理亏似的。欧美白左们,抬头仰视,看看我方那秒杀一切的眼神,回怼敌酋的霸气……
外交如社交,说话办事四境界:
说硬话办硬事,豪杰;
说硬话办软事,痞子;
说软话办硬事,高手;
说软话办软事,怂包。
毋庸置疑,中国是豪杰,是高手,美苏现在是要么痞子,要么怂包。当然,嘴炮过瘾还需硬核实力支撑。未来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超过日本,茅台五粮液干倒拉菲罗曼尼康帝,恒大汽车收购特斯拉,小米手机让美国人人手一部,北京房价超过曼哈顿,上证指数超过道琼斯……这才是中国人平视世界的底气!
最后补一句,不要做战狼,即便中国发达了,也不会称王称霸,不能一阔脸就变,要平视,不要俯视,我们还是要区分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美国人民一直是友好的,善良的,天真的,从庚子退款到飞虎队援华,慷慨无私的帮助过中国人民,应当铭记。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