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
我在去年底的回顾与展望,《旧时代落幕,新纪元开张:2020回顾与2021展望》,对2021年本来就不太看好,心怀戒惧。
开门红,股市大涨,一举突破3600点,很多股民被冲昏头脑,忘乎所以,高呼“大牛市来了”,甚至有些大V开吹“6000点不是梦”;结果,没两天就泻了,表面看股指没跌多少,是因为机构抱团,紧紧抱住几只大市值白马取暖,白酒、光伏、新能源车;而另一面是大多数股票跌得稀里哗啦,溃不成军。
今年的钱,不好赚,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部A股涨跌情况:
233只个股涨幅超过20%,占比6%;
241只个股涨幅在10%到20%之间,占比6%;
492只个股涨幅在10%以内,占比12%。
此外有3100多只个股今年下跌,占比76%;同时跌幅超过10%的个股高达48%,接近半数。
明牛暗熊,杀人诛心,恐怖的是其中竟然有近2000只股票的股价比2440点还低,这个数据把我吓一跳,这是杀人的牛市,刨去机构抱团股之外基本算微型股灾啦!这些中小市值股票大都是被机构抛弃的弃儿,散户云集,宛如秋后的蚂蚱。美国散户至少还能发动一场韭菜革命,反杀一把机构,扬眉吐气,中国散户只有引颈受戮的命……
根本原因出在流动性,股市的生命线是流动性。去年A股乃至全球风险市场的暴走,没有基本面,基本面都停工停产了,资本市场为啥反其道而行之?正是因为疫情,无限流动性,全球大放水,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妈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最早抗疫成功,相对来说中国央妈是最有节操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下半年开始就出现争议的声音,最新如货币委员会委员马骏的发言,外界理解或许是一次放气球试探:
“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25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次。杠杆率大幅上升,自然会导致未来的金融风险。此外,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去年我国几个主要的股市指数都大幅上升,接近30%,在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牛市,不可能与货币无关。另外,最近上海、深圳等地房价涨得不少,这些都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有关。未来这种情况是否会加剧,取决于今年货币政策要不要进行适度的转向,如果不转向,这些问题肯定会继续,会导致中长期更大的经济、金融风险。”
节前大跌的原因是市场对春节流动性的担忧。往年春节,居家消费,流动性紧张,为了过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央妈往往在节前放水。今年春节央妈手似乎比较紧,2月4日央行开展1000亿14天逆回购,此次投放的流动性将于节后第一天到期。这意味着央行公开市场终于开启跨春节资金投放,但14天逆回购操作只是对冲了到期量,没有增量,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维持紧平衡。
央妈没有按时放水,事情虽小,信号不吉,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猜疑和失望,所以频频砸盘,离场为安。白马股天天有闪崩的,从上海机场、上海家化到TCL,宁可错杀,不可逃错,就是流动性紧张和市场神经紧张的“双重紧张”所致。
流动性恐慌,在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节前氛围下,机构的选择就是更加紧密的抱团,并且带着场外募集的增量资金,拼命维护拉伸机构重仓的指标股,景气行业的大市值龙头之外,其他绝大部分票都走出微型股灾之势。
《2021最大猜想:机构抱团何时团灭》,高度的一致性,愈演愈烈,非常可怕,股价的上涨意味着风险的积累。2015年股灾之前是恶炒神小创,现在是机构抱团恶炒大白马,其实都不是啥价值投资,而是针对韭菜的收割工具。
基金重仓股的估值已经非常夸张,公募基金重仓的前100大个股市盈率中位数相比市场整体,已经远远突破了2015年的高点。茅台市值去年超越贵州省GDP时,人们还惊愕不已,今年已经快接近两倍了!!
2015年的股灾是散户搞出来的,一窝蜂涌入神小创,最后全闷杀在里头;2020年散户学聪明了,不买股票买基金,一窝蜂涌入基金,造成了今年机构抱团的奇葩现象。甚至把基金经理爱豆化,建立了坤哥全球后援会,这些年轻的90后基民,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
不要以为基金是理性的,美国“漂亮50”泡沫化的悲剧就是机构一致性所为,基金的理性架不住基民的疯狂,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基民从无脑买入变成无脑赎回,强制赎回的风潮不但会让爱豆身败名裂,而且机构踩踏比2015年散户踩踏的景象更恐怖。民意如流水,群众是最无情的。年轻基民都是乌合之众,赚钱和赔钱的时候是冰火两重天,这种买入和赎回的疯狂性,是今年最大的风险点。
美国的散户也一样,都是乌合之众,《华尔街的草根革命》,就在本文发出的当日,就是拐点,散户抱团股开启崩盘之旅,几个交易日就打回原形,草根革命不出意料的归于失败。
今年的市场风格和交易结构,非常可怕,非常惊心。19年、20年是成色不错的牛市,21年处于牛市下半段,不是崩溃,也是在崩溃前夜。
崩溃的信号是什么呢?命脉还是流动性,成是货币,败也货币。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妈转向,从大放水到大收水,必将山呼海啸。
从股市到大宗商品,盛宴背后是去年疫情以来,各国印钞量已经赶上2008年之前的人类文明五千年历史的印钞量总和。今年拜登上台以来,第一件事就是放出1.9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白左政府从来是治国无能,散财有术,民主党的经济新政是什么?很简单,俩字:印钞。一次不行,就加印两次。
今年拜登刚开张,刺激政策依然在放水周期,什么时候收水呢?前提是恶性通胀抬头,没有哪个负责任的政府敢让法币变成废纸,放任社会委内瑞拉化。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目标是年化2%,也就是CPI超过2%,美联储将不得不收紧货币之手对抗通胀。我党更不会,决策层清楚的记得老蒋政权是怎么在国统区崩盘的……
所以,上半年尚处于安全期,货币收紧只是预期,央妈会转弯,但不会急转弯,主要是外部环境整体宽松,当前实体经济处于淡季,国内疫情存在反复,“就地过年”对消费有影响,CPI压力有限,一季度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利率持续上行的动力并不强。
从最新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情况来看,当前美联储并未考虑提前收紧流动性。虽然超宽松的流动性导致资产泡沫和贫富分化,争议虽多,但联储官员此时更关注疫情和经济的脆弱性。毕竟拜登新官上任三把火,需要刺激经济,需要纾困民生,这一切都需要钱。
上半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虽然节前一顿毒打,股市还存在向上的动力,就看机构抱团股会不会分化,新的景气行业能不能得到挖掘,上涨能不能从机构抱团的龙头扩散到盈利复苏的二线公司;下半年,市场这艘大船可能才会真正驶向危险区,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信号就是通胀,恶性通胀一起,牛市必亡。
专家预测,2021年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发生转向,明年开始进入收水周期,缩减QE,收回流动性,从宽松到紧缩。美元一动,石破天惊,历史上的历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几乎都与美元周期息息相关。我甚至高度怀疑,拜登这四年任期内,大概率会发生一次堪比2008年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
全球金融危机,周期大约是十年一轮,1998年是东南亚金融风暴,2008年是美国次贷危机,现在又十多年了,虽然经历了18年中美贸易战、20年疫情大流行,似乎都是序曲,不是大戏;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种表演,种种异象,层出不穷,更像是默默的为未来的高潮做准备。
大流行、大放水、大通胀、大紧缩、大危机、大重置,最终世界或许进入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新时代。
不过怎么也得明年之后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来,干一杯茅台!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