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
这是鲁迅在1918年的呐喊。没想到一百多年过去了,还能振聋发聩。
我出离愤怒了,2020年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比成人还魔幻:
一、老王的“13分钟永夜”
老王的性侵案水落石出,获刑五年,还要上诉,该说的话都说尽了,《老王说他有底线,我说早有解决方案!》
二、钟美美的被约谈
钟美美,模仿老师的视频,相信很多观众都感同身受,认为他的模仿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结果是被下架,被教育部门约谈,要求多发一些正能量的作品。
三、缪可馨的被“批改死”
缪可馨,自杀是因为老师嫌她的作文太不正能量。她写了一篇名为《<三打白骨精>读后感》作文,结尾处写道:”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被老师批改得面目全非,且被要求多“传递正能量”。当10岁的缪可馨受不了袁老师的暴力和冷暴力选择从楼上跳下,竟然有38个家长为老师点赞,谄媚“老师做得没错”。据往届生称,这位满满“正能量”的袁老师经常体罚学生,还被爆收受家长红包。
四、陈春秀的人生被盗
陈春秀,来自山东冠县的农家子弟,2004年高中毕业之后就没再上学,干过流水线工人、餐厅服务员,因为没受到高等教育备尝体力劳动的辛酸。结婚后,她一边做幼儿教师,一边自学成人高考准备重拾大学梦。5月在学信网上查询学籍信息时,偶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上过大学了。
这名农村女孩被人顶替的,不是一次受教育的机会,而是人生被盗取了。她的命运轨迹本不该如此。此事绝非孤例,我高度怀疑在山东等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冒名上大学”地下产业链。20多年前,同样在山东,就发生过类似的“齐玉苓案”,惊动了最高院;央视主持康辉据称当年也差点被人顶替……
仅山东本省的地方高校,两年自查就查出242起冒名上学案,触目惊心。高考,古代是科举,乃国家的抡才大典。科场舞弊案,无论王公贵戚,触之必死,决无姑息,严惩不贷。清朝频发的科场案,菜市口斩过大学士,相当于副国级干部。
高考,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是公正,大家一律按分数录取,不管你爹是不是李刚。中国社会正是因为科举制才维系了阶层流动,底层的寒族能通过考试参与政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高考之后,就业、读研、晋升、择偶,你都不会再有高考那么简单明确唯一标准的公平竞争机会了。
这条社会底线,也被日益破坏。
现在的大背景,全球化的顶点已悄然形成,全球资本流动和贸易规模开始收缩,目前全球化逆转已渐成气候。逆全球化的核心是中美脱钩,其中最要害的不是贸易,而是科技。中国高科技的“睾丸”捏在对手的铁拳之中。
大国之间的科技竞赛,如火如荼,生死攸关。只有攀登科技树,取得话语权,中国才能突围。
科技的竞争,本质是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基础教育。马化腾说出了常识,你数学物理基础科学不行,天天吹牛说厉害,这不是说梦话嘛?读读《三体》,连三体人都知道,远征之前,先派质子封杀地球的基础科学研究,你底层理论不突破,什么高精尖技术应用都是扯淡。
美国也曾面临全民焦虑的“卫星时刻”。
1957年10月4日,苏联憋出大招,逆袭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1月,又成功发射了斯普特尼克2号。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陷入一片恐慌。
这就是“卫星时刻”,即便隔了半个世纪之久,仍难以描述美国社会对苏联卫星挫折感之强烈。人造卫星事件的震撼力,时任参议员后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根据当时的文献,唯一被用来描述公众精神状态特征的词语是“歇斯底里”:美国人认为自己失败得一塌糊涂,在太空时代全面落伍,接踵而来的是集体的心理动荡和反思。
1957年10月4日夜里,约翰逊正在他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牧场举办私人烧烤聚会,他是从广播中听到了苏联发射成功的消息。他回忆说,“现在,不知何故,仰望天空看起来似乎是苏联人的。我仍记得,在意识到另一个国家有可能获得针对我们这个伟大国家的技术优势时候,那种巨大的心理冲击。”
美国社会朝野上下集体反思,全民大讨论:美国为什么落后了?美国怎样扭转局面?
在人造卫星冲击波之后,科学教育界人士抨击体制,痛陈弊病:美国的科研体制过于强调实用性,科学研究过多与军事目的挂钩,联邦政府对基础研究资助力度有限,并且政府没有意识到高精尖的科学研究必须依赖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完善的科研队伍。
美国知耻而后勇,启动了史上力度最大的科研&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一年时间,国会议员提出了近1500项涉及教育的议案,过了几十个教育改革法令。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国防教育法》,授权美国联邦政府拨款,采取各种形式,对州和地方以及个人提供实质援助,以保证培训出质量上和数量上均适用的人才,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美国规定从1959 年到1962 年联邦政府每年拨款8 亿多美元援助各级学校教育,“保证一切有能力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高等教育机会”,还广泛设置大规模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计划,鼓励对精英学生实施天才教育。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把社会精英吸引进学校。委员会建议,5-10年内把美国高校教师工资增加一倍。
基础教育的普及,精英教育的探索,教育公平和族群融合,全民科普素质的提高,鼓励质疑、创新和头脑风暴,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和民间资助……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前沿科学研究,一枝独秀,独步全球。60年代的教育改革,结合二战后的“婴儿潮”,为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原动力,没有人口红利,只有科技红利。国家竞争本质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美国改革受益的几代人,不但引领美国重新夺取科技高地,在冷战中完胜对手,更在后来掀起一轮轮新科技革命:70年代PC革命,90年代互联网革命,21世纪AI革命,这些革命的火种恰恰是被人忽略的60年代教育改革播撒的,苏联的人造卫星是催化剂。
达里奥对大国竞争的研究表明,先行指标是教育,教育竞争是最底层的竞争。中国,面临着当年同样的科技冲击和竞争压力。而我们的教育呢,在用“正能量”把孩子塑造成千人一面的“螺丝钉”,毁灭宝贵的创新和想象力。钟美美本来是个天才的脱口秀演员,缪可馨是个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作家苗子,可惜她们一个个都被所谓“正能量”扼杀在萌芽状态。
不许有任何奇思妙想,不许有任何异端邪说,一切都听老师的,老师意味着绝对“真理”和“权威”。可是,老师,不总是正确的;反对老师,也不总是错误的。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正直的人格,开放的头脑,而是从幼儿园就开始驯化,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然后时不时遇到怪叔叔被带进房间;
长大一点还可能遭受人生被盗的暴击;
…………
中国已故的火箭之父钱学森在与国家领导人会面时,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大学在1949年后没有产生一个世界级的原创性思想家或有创见的科学家?”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如果用钱能解决问题,早就没问题了。事实是中国政府的科研教育投入并不少,国家这些年来对高科技的砸钱动辄千亿级别的大手笔,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并不慢,但致命缺陷是原研性原创性太少,商业应用大多是跟踪、模仿、综合、改良的微创新。(所以老美指责中国“盗窃”知识产权,各国都开始相继拧紧科技输出的水龙头)基础科学不行,基础研究突破不了,根本不是经费的问题,这30多年国家投入了多少巨资,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马化腾之思,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体制的结构性缺陷。
为什么美国的科研稳居前沿?为什么诺贝尔奖学者大多数诞生在美国?为什么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碾压全世界?
美国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教育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中国的小孩在幼儿园开始在学习弟子规和扼杀想象力。
美国的教师在认认真真的培养人才,尊重个性,发掘天性;中国的教师在讨薪,在补课,在收红包,在羞辱和体罚学生。
美国的学科在强调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中国却在高考中弱化数理化,淡化外语学习,你可知道,全世界90%以上的科技文献都是英语书写。
美国性侵儿童是重罪,保护幼童堪称世界最严;中国老王猥亵判刑五年。
美国强调机会平等,盗取人生是好莱坞的故事;中国高考冒名上大学成产业链。
大国竞争,中美的真正差距不是钱,而是软件。高科技是果,不是因,艳羡和山寨别人的高科技,尚停留在一百五十年前洋务运动仿制“坚船利炮”的层面。而一百年前迭代到新文化运动就呼吁“开启民智”了。改革教育,完善法治,改良我们这个社会的软件系统,才是百年树人、深根固本之道。
百年一怪圈,转来转去又回来了!魔幻的2020,暴露出下一代的处境令人痛心疾首:
社会上,有老王的“13分钟”等着你……
学校里,有袁老师的“正能量”等着你……
高考时,有神秘的“冒名者”等着你……
重温鲁迅一百多年前的呐喊:救救孩子!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