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都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为什么男性都好色成癖、纵欲无度呢?
看看人家这30秒电臀,不难明白多人排位绝不仅仅是王者荣耀:
除了经济学解释之外,还有一种生物基因学的答案。
这是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情感模式结构决定的。男人的情感结构是发散的、滥情的,男人可以毫不费力的同时爱上多个女人;而女人的情感结构是集中的、专一的,女人在同一时间只能爱上一个男人。这种感情结构是天生的,与男女的生理结构有关。要知道,女性一个月只能辛辛苦苦孕育一颗卵子,男人一天就会产生上百万颗精子。
清末大佬北大教授辜鸿铭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为封建妻妾制度辩护,说一个茶壶可以配多个茶杯,但没见过一个茶杯配多个茶壶。其实说的就是男女不同的生理-情感结构。
人是基因的奴隶。男女不同的生理-情感结构,在生物学角度看具有合理性,它是人类基因决定的,而这种基因性征是人类经过上万年的进化最终形成的结果。
为什么基因决定男人是一种滥情和滥交的动物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残酷自然环境下最大可能把自己的DNA传播出去,从而保证物种延续下去。生存和繁衍,是DNA的第一使命。各文明传统大都有“多子多福”的文化观念,例如儒教文明,其实也是这种基因密码的显性表达。要知道,人类真正解决温饱问题才区区几百年,工业化之后,而在几万年的进化历程中这只是电光火石的瞬间。在长期的文明发展史中,人类的生存状态都是食不果腹,随便天灾人祸、饥荒瘟疫都能种族灭绝,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人均寿命不过30多岁,40岁以上算喜丧,60岁算高寿。基因的演化是非常缓慢的,几百年的环境改变的影响微不足道,几万年的艰难生存状态匹配的基因密码就是广种薄收,尽量播种,哪怕精尽人亡,才能完成种族群体的延续。
其实,从生物角度观察,性交是非常消耗能量和寿命的行为(凡养生之道都重在节欲),但人类却乐此不疲,就是基因指令对大脑的生化“欺骗”,让你在纵欲的极乐中完成基因的任务。
为什么基因决定女人是一种专情和求稳的动物呢?这其实也是进化博弈的结果,在体力决定生存资源的原始社会,男性拥有体力优势,女性经过长期博弈最终发现,只有稳定的跟定一个男性,才能保证自己和自己所生后代的生存利益最大化。事实上,早期人类社会大都是群婚制,群婚制是部落混居,一妻多夫,人们出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能以母为号,故为母系社会,但最终还是过渡到了对偶婚制为主体的男权式父系社会。因为母系社会的一妻多夫模式,无法长久持续,孩子只能确定生母,无法确定生父是谁,无法有效约束-激励男性为后代负责任。
这也解释了进化到对偶婚制之下,男性最深的焦虑也是担心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绿帽子”为什么被视为奇耻大辱?就是喜当爹,在古代亲子鉴定技术缺乏的条件下,错误抚养了他人基因的后代,家族的财富权力资源被外部DNA侵占,自己的血脉传承断绝。
读过历史就不难明白,一夫一妻制根本不是自古以来的标配,而是文化熏陶的结果。绿教一直遵循多妻制,儒教始终允许妻妾制(妻与妾宗法地位天壤之别),因为这种一夫多妻(妾)的制度设计是符合人性的,也是有利于基因繁衍最大化。现代一夫一妻制,毋宁说是基督教全球输出价值观的结果,是后天的文化塑造,是对人欲的制度抑制,因为根据圣经教义,上帝造人,先是亚当,后来用他的肋骨创造夏娃,人类始祖就是亚当夏娃这一对夫妻,所以一夫一妻就成了上帝的旨意,天经地义,自然正确。基督教重新定义了婚姻,把其他文明多姿多彩的群婚、走婚、多妻、多妾等婚姻形式一概定义为野蛮落后,随着殖民主义的全球化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如果我们抛开政治正确和道德评判,纯粹从经济学客观分析,一夫多妻制实际对女性是利益最大化的,是帕累托最优。赞同一夫多妻的女性,实际享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原来配对是排他的,现在则可以共享一个优质男性;不赞同一夫多妻的女性,由于其他赞同的女性在婚恋供给上减少,腾出更多的位置,对男性的选择机会是增多的,议价权是提高的,供求关系对女性总体来说是有利的良性改善。
一夫多妻制反而对男性总体是不利的,增加了竞争压力,利害关系是分化的:对于上层精英男性是非常有利,可以合法享有更多配偶资源,更多繁衍机会;对于底层屌丝男性是极度不利,上层多吃多占就难免挤占下层的机会,男女供求关系恶化,低端男性会被挤出婚恋市场,被社会剥夺交配权和繁衍权,这一支DNA最终被淘汰灭绝。
所以,女权分子反对一夫多妻,是缺乏经济学头脑;屌丝男性幻想一夫多妻,是自掘坟墓。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DNA的竞争就是这么一代代的残酷搏杀。张王李赵遍地刘,你数数现存的中华大姓,在古代非富即贵,要么是皇室,要么是权贵,要么是名门望族,占据社会优势资源,玩命日,玩命生,才把DNA开枝散叶流传下来。我们活着的其实都是古代强势群体的后裔;弱势群体呢,在历史的长河中早被淘汰了。
但人性毕竟是制度枷锁无法彻底禁锢的,DNA从不懂婚姻法,尤其是对社会的精英阶层和强势男性而言。一周之内,蒋总裁、罗明星、孙侍郎,包括以前曝光的富豪、落马的官员,不都是情妇如云,劈腿如麻。所谓“渣男”,都是精英;“渣”,是一种特权。屌丝哪有这种自由,只有吃瓜的份儿,最多偷偷摸摸找大保健,还得时时刻刻担心被扫黄。事实上大搞一夫多妻、妻妾成群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雄踞金字塔尖的人,他们掌握着社会优势资源,有钱,有权,有影响力,自然享有更多的交配权和繁衍权。
当然,现代是法治社会,一夫一妻是政治正确,也是对弱势群体的制度保护。
偷吃的必须吐出来,劈腿的必须付出代价,官员必须被双规,富豪必须被谴责,明星必须被封杀。这就是为什么社会要捍卫公序良俗?因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处在金字塔的中下层。
例如,阿里“太子”的家务事,很多网友留言问我,我估计不久会有结论,皇储易位是时间问题。
1)事关阿里价值观。阿里巴巴是一向标榜价值观优先的公司,只要马云不死,肯定誓死捍卫阿里的价值观。以前为了几块月饼开除过程序员,尽管舆情沸腾依然顶住压力,理由就是价值观第一;更早的卫哲事件,也是震惊业界,卫哲的根基和勋劳比蒋总要大多了,而且卫哲其实并没有做任何以权谋私之事,只是没有守住价值观,但是管理层必须为假货负责。马云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任何人都应坚持业绩和价值观的双重目标,缺一不可。”
2)更大的违规问题是利益冲突,涉嫌利益输送和不公平竞争。一个是平台老总,一个是最大的网红店,MCN机构一姐与平台一哥发生暧昧关系,就算俩人是真爱,也瓜田李下。平台的公信力何在?其他网店还有劲头老实干活吗?
3)讲职场政治,张、蒋,都是以弱支入主强宗,他们本来就不是阿里的老人,创业十八罗汉没有他们。作为空降兵、外来户,马云选择张勇接班也是有深意的,此前废掉陆兆禧等那么多只有一步之遥的元老,显然他是不想让阿里成为一家近亲繁殖、内部人控制的公司,高管职位向社会开放,成为一家干净、透明、专业的公众公司。张勇接班后,选择同是外来户的蒋培养为“太子”,但外来者入继大统,面对那么多根基深厚的创业元老,要想服众,一是业绩要硬,二是屁股干净。“皇储”出了这种绯闻,不给一个交代是说不过去的。
最后,阿里的几亿女性用户剁手党是基本盘,虽然一夫多妻对女性客观上是帕累托改善,但现代女权兴盛,政治正确,价值观和品牌形象上难以接受“渣男出轨小三”的男权叙事。
总之,事实层面精英阶级的一夫多妻,与法律层面普罗大众的一夫一妻,两者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本质是DNA在幕后操纵的繁衍竞赛,这个赛道已经竞争了上万年,既非开始,也非终结,虽然频频吃瓜,但绝对不是最后一瓜。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