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2018年的总结,看看兑现了多少?
2018年最后一句话是:丑到极处便是大美,暗到极点便是黎明。现在唯一值得做的事就是,吃得饱饱的,睡得香香的,让我们一起等待黎明……
2019年,熬来了黎明。
一、2019年回顾:收益和资产
A股全球名列前茅,所有指数均有超过20%涨幅,上证指数22%;香港恒生指数9%;道琼斯指数25%。
2019年,三个组合均跑赢指数:A股账户创了新高,终于爬出18年大跌的深坑;港股还没收复失地,因为众所周知而不可言说的原因,比较苦逼,动乱砸出黄金坑,可以说是全球价值洼地,比A股更诱人,我相信随着事件平息港股必大放异彩;美股就一点美元资产,占比不高,狡兔三窟。
1)A股组合(含B股):收益率77%
持仓如下:2019年组合总体变动不大。年中在明确南昌国资托底后加入欧菲光,与上一年度入篮的蓝思,构成“手机双雄”组合,本来组合第一重仓一直是平安占据,由于下半年欧菲猛涨平安滞后,欧菲的占比非主动操作的超越了平安,手机双雄是19年净值提升贡献最大的个股。年底补入两股,海正爆雷后抄底海正,万科在野蛮人抛售砸盘时抄底万科。淘汰了一批,例如双汇、农行等,农业银行估值股息均佳,养老不错,但防御有余,攻击不足,在大阪之约,特别是明确预判中美协议可成时,加大了科技、周期性行业的配置。
2)港股组合:收益率49%
持仓如下:2019年组合调整力度比较大,因为港股低估的诱惑太多,像巴菲特所说,登徒子来到女儿国,美女太多,体力不够。中生、融创、澳博,这三只老股持有多年,一直保留,其他都清理了。因为预判中美农产品协议达成,投机了一把万洲国际,但收益一般,港股不炒概念,不见兔子不撒鹰。复星、小米、绿叶、佳兆业、北京控股,都是新入选的,低估得令人垂涎。
3)美股组合:收益率51%
持仓如下:欢聚时代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市值这么低,远远被陌陌超越,我把陌陌换成了YY。其实YY很大一部分营收已经来自海外,海外拓展的几款产品都不错,国内的直播业务则是现金牛。
总体而言,2019年对股民来说是普大喜奔的丰收年,虽然内忧外患不断,股市依然在风雨中倔强的昂起头颅。主要是2018年特朗普之灾,砸的坑太深,你可以把2019看做2018的一个修正,一个超跌反弹,低估的资产总会价值回归。价值虽然迟到,但她不会缺席!
二、2020年展望:不悲不喜的弱平衡
2019年在李大霄无数次预言“最后一次”穿越3000点之后,上证指数终于第55次站上3000点,应该能站稳了。这是多重因素决定的,估值、基本面、货币、风险偏好,这四只脚能撑住3000点的股市。
股市一涨,很多人又叫嚣大牛市来了。说实话,不敢奢望,因为基础尚不存在,尤其是06-07年、14-15年那两轮普涨型的疯牛,这个真没有。
2020年,外部环境趋于缓和,协议达成,老川访华,然后一整年就是忙于大选,难得的一年空窗期,只要两边不作死,应该不会再反复折腾。2020年,制约股市的,主要矛盾是内忧:
一是宏观经济弱复苏
2020年,继续“保六”,数字上能成功,但实际是“保五”。我反复告诫大家,要做好经济长期处于5%以下运行的心理准备。长期有多长?也许3年,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永远。“黄金十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难发现,过去增长方式的底层架构和底层逻辑,这几年基本上被扭曲得支离破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重塑企业家和务实派官员的信心,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改革,减税降准是治标,治本光靠“民企28条”这类红头文件还不解渴,诸如司法独立、土地改革、简政放权、国退民进,等等,短期内尚难切实做到。
从年底11月开始,经济有复苏迹象,是工业库存周期,企业补库存,导致PMI上行,突破了50%的枯荣线,2020年上半年经济会持续这个小阳春。
但库存周期是短周期,大概也就1年左右,属于“弱复苏”。相对于库存周期,设备更新周期、技术进步周期、人口增长周期,属于越来越长的周期。长周期是否筑底回升,还有待于观察,不好下结论。这轮补完库存之后 ,需求和投资能否持续,新订单是否能跟上,考验本次复苏的韧性。
至少上半年,宏观经济偏乐观,弱复苏。
二是注册制弱展开
《证券法》修订,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到主板,分阶段推进注册制,不会霸王硬上弓的强推,但会温水煮青蛙的渐进。立法体现了国家决心,从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过渡到股市的直接融资,建设一个强大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大国崛起的必需。这相当于股市的供给侧改革,大趋势是未来股票供给是不稀缺的,稀缺的是好公司。可以预见,这必将改写A股的生态,大量的垃圾股和壳资源是不值钱的。
IPO,定增,都是扩大供给,大量股票解禁,即便有规则之限,只要估值不合理,大股东二股东就会以各种形式质押抛售减持套现。股票只会越来越多,你想炒,就有源源不断的筹码供你炒,所以A股再也回不去了,极难重现07年、15年那种鸡犬升天的全面普涨。
从2019年也能看出,现在就算炒概念,游资也是发动的结构性行情,只有局部的妖股神出鬼没,没有力量炒动全面泡沫化。港股有80%的股票都是僵尸一般的仙股;美股虽然十年长牛,那是指数编制的特色,不断吐故纳新,连最后一家百年老店GE都被无情剔除,据统计如果刨去FAANG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多数中小盘股也是十年不涨的。2017年以来,A股的核心资产就开始不断新高,但同时很多高估值低质量的小盘股垃圾股并没有起色,甚至走向仙股,走向退市。
注册制和解禁潮之下,A股港股化、美股化,两极分化,是不可逆的长期趋势。
三是货币政策弱宽松
新年第一天就送给股民大礼包,全面降准。但不要误读,这不意味着货币走向宽松,央妈之手还是比较紧的。今年春节在1月,居民取现需求强,1月又是传统缴税大月,加上年初地方专项债提前发行,流动性是偏紧的。降准,是为了对冲流动性扰动,确实不是敞开放水。
今年随着二师兄的回落,CPI制约放宽,货币政策相对可能增加一些腾挪空间。降准还会继续,第二次预计是在年中;降息会通过LPR报价适度引导下行,但央妈很稳,形格势禁,尚不敢大幅降息。降准降息,诱导无风险利率谨慎下行,主要还是为了给企业解困,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股票弱注册制,货币弱宽松,经济弱复苏,这“三弱”条件叠加,注定了A股是一种孱弱的平衡。2020年的股市可能是在一个较窄的区间乏味运行,例如3000-3500点;从条件看,上半年可能优于下半年。什么大国牛、大疯牛、大牛市,就不要天天鼓吹了,不悲观,亦不乐观。
三、投资策略:迎接结构性牛市
整体沉闷,是不是股市就没意思了呢?NO,2020注定不平凡,结构性牛市精彩纷呈,正如大海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我的持仓布局,至少能看到五条线索:
第一,5G是今年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手机双雄在年底回撤了不少,其实是上车的机会。机会总是转瞬即逝,昨天又开始暴走了。5G真正的换机潮是在2020年,从基础建设走向商业应用。2019年只是预热,有人抢跑,最近的跌也没什么理由,跌的原因就是涨多了,毕竟不到一年蓝思、欧菲光的股价均已翻倍,年终结账不免有获利回吐的压力。这只是资金博弈,我们无法预测波动。从基本面看,行业传来的信息都是手机产业链满产,原料紧张,四处货荒,《手机产业链复苏:缺货/涨价/扩产潮蔓延》。据最新的外媒报道,索尼CMOS供不应求,供货紧张,半导体业务负责人Terushi Shimizu日前致歉,尽管为扩大产能投入了很多,可这依然不够,我们必须向受影响的客户表示歉意。图像传感器工厂将连续第二年加班不过节,以保证货品供应。
智能手机的竞争,在底层的技术平台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第一是相机(摄像头),第二是外观设计(玻璃盖板),第三才是处理器。这就是手机双雄选择欧菲光+蓝思的理由。所以,手机光学是条大赛道,各大厂商的打法就是玩命增加摄像头,从单摄到双摄,从双摄到三摄、四摄,还要增加ToF,马上我们就能看到前2后4带6个摄像头的5G手机了。前不久有个手机业内人士跟我说,下一步iPhone有可能推出8摄手机,我拿着手机琢磨半天都想象不出怎么摆放这些摄像头?现在的手机,主要功能不是通话,而是拍照,手机就是一部附带通信功能的照相机。
看了看年终的各路展望和算命,机构几乎都看多2020年的科技股了,一致性非常强。随着外部摩擦缓和,全球供应链危机解除,国家政策加持,基本面复苏,以5G为代表的科技股热潮,不会就此戛然而止,会成为2020年的一条主线。当然,一致性总意味着泡沫和风险,意味着超额利润的终结,我在2018年底的总结中,阐述购买蓝思的理由:在凄风苦雨中买入,在艳阳高照时卖出。从人见人弃到炙手可热,也许,市场的一致性,2020年将会给手机双雄提供一个极好的兑现机会。
高潮还在前方,现在还远远不到火候。
第二,汽车-新能源车-特斯拉产业链有大机会。
车市已经熊了两年,市场一直在力图出清,新车销售下滑幅度开始缩小。关键是经济要“保六”,汽车产业链是制造业最大的产业链,2020年各种振兴车市的政策必出炉,这是“保六”的主战场。
新能源车前景广阔,目前全球渗透率仅是2%,中国工信部的产业规划是2025年争取国内到25%,预计2025年全球渗透率达到15%~20%。美国新法案也加强了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新能源车是条万亿级别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特斯拉毫无疑问是领先头马的地位。
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今年就要量产销售了,马斯克把价格下沉到30万一线,同等价位根本看不到对手。这是中国对美博弈的一招妙棋,神来之笔。新生事物,破土而出,如一轮旭日,冉冉东升,不断壮大。
2020年的特斯拉,是类似于2019年5G一样的风口。
今日的特斯拉产业链,就像是十年前的苹果产业链。苹果产业链在中国奶大了多少供应商,孕育了多少牛股,培养了多少企业家。蓝思的周群飞,当初起步时就是个打工妹,时来运转被库克提携上苹果这条船,现在是百亿富婆,中国女首富。
我研究了一个多月资料,选股还没把握。整车企业不建议买,周期性和不确定太强。我历史上曾买过三次汽车股,折腾下来就没赚钱:第一次是港股广汽,赚了不少;第二次是港股长城,平进平出,现在股价还没到我当年清仓价;第三次是长安B,套牢割肉。靠汽车股赚钱太难了!
“不买带轮子的行业”,这是巴菲特的原话,但他老人家后来似乎自己修正了,晚年杀入航空业。但我认为,巴菲特在成熟期的断语更有说服力。形势比人强,行业有时候比公司重要,盐碱地种不出大苞米。尤其对散户来说,能力圈有限,能回避大部分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成功。所以,特斯拉产业链,建议还是优先选择汽车配件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我筛了一遍,大部分没啥兴趣,估值不低,没护城河,很多就是搭上个特斯拉概念。最后能入法眼的有两家公司:
一家是福耀玻璃。福耀就是纪录片《美国工厂》的主角,曹德旺是我非常佩服的企业家,不过退休了。福耀是老毛曾经的重仓股之一,确定性很强,重资产,高壁垒,但成长性现在不行了,股价也反应了这一点,只能做收息股。国际化走的很猛,海外设厂资本支出很大,以前拖累业绩,最近有好转。汽车玻璃是双寡头,因此在行业周期中抗风险能力很强,汽车股跌成狗,福耀很稳;汽车业复苏,又能分享红利。
一家是华域汽车,这家公司很低调,很冷门,很多股民没听说过,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汽配王者,近十年的现金流和业绩增长比福耀还好。华域是上汽集团的旗下公司,也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供应商,近水楼台先得月,图里漏了。华域主打产品做的是内外饰、座椅总成、车灯总成。一辆车,除了最核心的动力总成之外,整车成本占比最高的就是座椅总成和车灯总成。而且随着汽车业竞争激烈,内饰豪华化、车灯LED化,华域产品的毛利率都在逐渐提升。华域汽车本身也有新能源车电机电控业务,还有智能化业务的毫米波雷达。
第三,地产的“剩者为王”格局。
地产我说过很多了,再重复一遍:2020年,政策就是一个字——稳。原来的野蛮成长时代结束,“稳”时代到来,增量变小,存量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房企龙头将是最大的受益者。2018年房地产销售额14.99万亿,其中500强房企销售额金额9.9万亿,占全国66%,集中度显著提升。TOP10房企集中度达26.9%,TOP20房企集中度达37.5%。强者恒强,剩者为王,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
其实想明白很简单,再怎么调控,年销售15万亿的房地产行业会消失吗?财政总收入占比1/3的财源会消失吗?如果行业不会消失,那行业龙头一定是存在并扩张下去。根据各国社会发展规律,当城市化率在75%时将迎来房地产长期拐点,届时市场会以二手房存量交易为主,价格长期稳定或下降,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60%,尚未到尽头。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城市是最集约化和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越是大城市,人口越集中,均摊成本越低,协同效率越高。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现在约新增2亿,这是楼市长期稳定的基础。
有人问我,房企龙头市值几千亿,是不是贵了?
简单的比较一下:现在房地产销售额是每年15万亿的大市场大赛道,而龙头公司万科3500亿人民币,融创2000亿港币,都是top5的公司,未来的行业份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个市值明显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对比银行龙头工商银行是2万亿市值;保险龙头平安是1.5万亿市值;白酒已经到天花板的行业了,龙头茅台是1.5万亿市值。而每年15万亿的行业,龙头市值尚在3000亿规模徘徊,低估是非常明显的。
我目前持有的也是最看好的龙头,就是这两家:A股万科,H股融创。19年新增了一家房企佳兆业,大湾区的旧改之王,比较特殊,有时间慢慢聊。
第四,保险受益于老龄化的逻辑。
平安因为保费收入增速下滑,下半年股价一直不振。2020年随着经济见底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有助于保费恢复增长。从历史上看,保费下滑多发生在利率上行周期,因为人们都去买高息理财去了,保单没有吸引力;当利率下行周期,有利于刺激保单销售。
利率下行主要是对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和偿付能力构成压力,而对平安这种综合金融模式,资产配置能力很强,影响是最小的。
平安长期逻辑未变的理由有五:
第一,估值不高。平安在保险股里算贵的,但作为中国最优秀的金融公司物有所值,绝对值看估值合理偏低。目前市值1.59万亿,今年归母净利润是1500亿左右,ROE应该在25%左右,2019年末每股内涵价值大约为66元,PEV为1.3倍,股价不涨的话,明年又会降到1倍PEV,这属于熊市的估值了。
第二,增量下降,还可以吃存量。转发中信证券童成墩的观点:从存量视角来看,假设保单销售零增长,主要保险公司通过存量叠加,预计4-6年可以实现价值翻倍。以披露了年报的平安寿险为例,2018年公司剩余边际余额为7866亿元,而新业务带来的剩余边际为1774亿元;按新业务零增长测算,4.4年就可以再造出7866亿元剩余边际。太保寿险和新华人寿,估算大概用5或6年时间,在新业务零增长假设下,也可以实现价值翻倍。
第三,增量下滑是周期性的。今年的经济下行和外部摩擦,民间预期悲观,导致整体消费不振,各行各业可以说百业狼藉。长期看,中国社会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保险业是万亿级别的好赛道,平安已经牢固确立了头马领先的地位。
第四,平安的非保险业务处于收获期,各只独角兽开始兑现。平安不光是金融股,还是科技股。科技板块虽然烧钱不赚钱,但可以通过资本化兑现其价值。最新消息: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境外上市,本公司持有金融壹账通合计 4亿普通股股份,约占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 36.6%。这是真正的区块链龙头:《谁是A股区块链之王?》。平安是独角兽孵化器:《平安也是独角兽》。
第五,保费下滑不排除人事更迭因素。平安的销售已经弱化“开门红”效应,熨平销售周期,使得业绩表现更加平稳,但是人事变动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众所周知,李源祥一直以来是保险业务和销售线条的总掌门,11月天价跳槽到友邦保险,友邦本来是行业标杆,学习的对象,现在从平安挖人也侧面体现出平安不愧业界“黄埔军校”的实力。李源祥的位置现在由陆敏接替,从情理揣测,是没有动力做高今年基数的,2019年最后两个月洗洗澡也属正常。2020年才是陆敏时代,今年的基数越低,新班子明年才越好出业绩。
第五,集采错杀的医药股存在价值修复的可能。
我持有两只A股:信立泰和海正药业,都是这个理由。集采之后,过度恐慌,有些医药股确实被错杀,好像一集采就灭顶之灾了。这些医药公司的研发管线、销售网络不是不值钱的。人们都说集采之后医药股比照化工股估值,可是海正目前的估值比化工股还低;信立泰的泰嘉出局,信立坦顶上了,公司向日本JT公司购买了“Enarodustat”(代号JTZ-951)在肾性贫血适应症领域的独家许可使用权,股价马上就应声而起。2019年错杀的品种,2020年存在修复的可能。
这是2019年中国药企在美获得的ANDA批号,海正药业逆势增长。
总之,5G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地产供给侧、保险业复苏、医药股纠错,2020年都存在结构性的机会,怎能不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结语:第四个庚子年
2020年,60年一轮回,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四个庚子之年。前三个庚子,都堪称民族记忆中的痛史:
1840年,庚子年,鸦片战争,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代史开篇,在大清帝王眼里不啻于旷世巨劫;
1900年,庚子年,义和拳乱,率兽食人,八国联军,宰割华夏,炎黄子孙离印度化只有一步之遥,亡国灭种,旷世巨劫;
1960年,庚子年,中苏交恶,大跃进狂热和庐山风云的后遗症显现,共和国陷入罕见的大灾荒中,哀鸿遍野,旷世巨劫;
2020年,庚子年,又会出什么妖孽?
天道茫茫,人道渺渺,历史长河的滚滚巨流非人力所能蠹测。目前看不到任何浩劫的影子,盛世太平,来之不易,但依然要对未知保留一份敬畏之心,敬畏庚子,敬畏历史,敬畏天道人心。
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60年一轮回的巨劫,三轮超过120年的磨难,痛定思痛,面壁破壁,方换来今日自由繁荣之幸福生活。岂容青史尽成灰?请记住,我们都是劫后余生的一代。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事不过三,历史不会重演。2019年是预防针,经历过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任尔波涛汹涌,我自破浪前行。
吾将焚香为之祝祷:庚子国泰民安。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毛有话说):波涛汹涌庚子年:2019回顾与2020展望